貞觀九年,長安。
燕王府內。
一位少年身穿白衣,躺在椅子上,雙手放在腦後,悠閑的欣賞着院中風景。
清風徐徐,吹起了幾片樹葉。
良久,一道機械的系統提示音響起:
【叮,恭喜宿主今日簽到成功,獲得獎勵:一道先天靈氣。】
少年猛然一驚,臉上露出笑容。
「終於等到這一天了,先天靈氣,我可以修鍊了!」
說話間,李平安一躍而起,興沖沖的跑回屋內,開始收拾東西。
一邊收拾,一邊興奮的喃喃道:
「十三年了,終於簽到出可以用來修鍊的靈氣了。」
「我要修仙!」
想起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歷,李平安都想哭出來了。
當今聖上李世民第九子。
大唐九皇子,燕王,李平安。
外界傳聞,九皇子生性頑劣,不喜讀書,只知貪玩享樂。
然而,所有人都不知道,在李平安年幼的外表下,是一個來自於後世的靈魂。
正因如此,即便是擁有了簽到系統,每天都可以得到獎勵,李平安也依舊選擇穩妥。
也就是俗稱的【苟】
不多時,李平安換好衣服,收拾妥當後,騎上馬,來到燕王府門口。
老管家推開門,看着興緻勃勃的燕王殿下,說道:
「殿下,這些時日,外面不安全,您……」
話沒說完,李平安策馬揚鞭,衝出燕王府,說道:
「若是父皇和母后問起,你就說,大唐疆域那麼大,我想去看看。」
「等我玩的盡興了,自然會回來。」
看着燕王殿下離去的背影,老管家嘴角微微抽搐,注目良久,關上大門。
……
……
與此同時,甘露殿內,氣氛很是壓抑,落針可聞。
魏國公房玄齡。
吏部尚書杜如晦。
齊國公長孫無忌。
這三位自晉陽起兵後,就一直追隨秦王李世民的元老,此刻卻是一副羞愧難當的樣子。
而在皇座之上,已經中年的李世民,雙目緊閉,緊緊握着手中的奏摺,手背上青筋暴起,幾乎快要將奏摺捏碎。
良久,李世民睜開眼睛,看向這三位自己最信任的智囊,說道:
「玄齡,克明,輔機,如今兩道幾十萬百姓飽受蝗災,世家門閥不思報國,反而是趁機要挾朕。」
說到此處,李世民站起身,咬牙切齒的說道:
「朕,該怎麼做?」
見此一幕,房玄齡等人對視一眼,皆是沒有說話。
即便他們智謀過人,面對如此局面,也是沒有對策。
貞觀元年春,河北大旱,到了夏天,山東諸州也是大旱。
貞觀二年秋,關中地區因霖雨成澇,秋作物受到嚴重損害,以至於萬民嗷然,有的人家甚至只能靠賣兒賣女來維持生計。
貞觀四年春夏,關內諸州大旱,饑荒遍地,民不聊生。
貞觀七年,關內諸州又旱,自春及夏,亢陽為虐,膏雨愆應,田疇廢業。
貞觀八年秋,一場更大的水災洶湧而至,貝、譙、鄆、泗、濠、蘇、隴等地紛紛淹水。
到如今,貞觀九年,河南道,淮南道又遇蝗災,百姓紛紛背井離鄉,難民潮已經湧現,如今兩道百姓急需糧食。
但是,朝廷一連九年,卻是入不敷出,幾乎全靠硬撐。
因為天災,以及那恥辱的渭水之盟,大唐每年都要給突厥大量的錢糧。
國庫早就空的能餓死老鼠。
但是,最讓李世民氣憤不已的是,世家門閥的所作所為!
今日朝會之上,世家門閥聯手上了一份摺子,說是可以給朝廷糧食。
但是,在摺子最後面,卻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名字,以及索要的官職。
只要李世民下詔同意這些世家弟子入仕,世家便會拿出救援兩道百姓的糧食。
可是,李世民卻不願意妥協,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那些世家門閥的貪婪。
一旦他今日妥協,從今以後,大唐朝廷將會一步步被世家門閥掌握。
屆時,他這個大唐皇帝,將如同一個傀儡一般!
……
幾十秒鐘後,眼見李世民的臉色越發難看,房玄齡上前一步,恭敬的說道:
「陛下,臣認為,此事決不可妥協,否則,那些人將會如餓狼一般。」
李世民聞言,竭力剋制着內心的憤怒,說道:
「那兩道幾十萬百姓,該如何?」
自晉陽起兵後,李世民征戰四方,平定了薛仁果,劉武周,竇建德,王世充等軍閥,立下了赫赫戰功。
更不要說,為了登上皇位,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。
試問,擁有如此魄力之帝王,又豈是軟弱無能之輩?
但李世民所慮者,是那兩道飽受蝗災迫害的百姓。
杜如晦見狀,伸出手,握緊成拳,冷聲說道:
「陛下,當斷不斷,必受其亂,臣覺得,不如徹底滅了那些世家門閥,掃清內患!」
此言一出,整個甘露殿內,靜悄悄的。
李世民臉色陰晴不定,隱隱間,似乎有些意動。
就在這時,長孫無忌勸說道:
「陛下,萬萬不可啊,世家門閥根深蒂固,若是再起戰亂,受苦的,終究還是百姓。」
杜如晦既然敢說出這個辦法,自然已經有了萬全之策,看向長孫無忌,直言道:
「正因世家門閥根深蒂固,才需儘快剷除,否則,久必生亂!」
「至於官員缺失,陛下大可推行科舉。」
……
一時間,甘露殿內,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直接爭執了起來,針尖對麥芒,兩人皆是毫不避讓。
房玄齡攔在兩人中間,滿頭大汗的勸說著兩人,不可殿前失儀。
良久,李世民拿起世家門閥的那份摺子,看着爭執不休的幾人,嘆了口氣。
突然感覺有些意興闌珊,嘆息道:
「罷了,罷了。」
「克明,輔機,你們下去吧。」
「朕再仔細想想。」
說話間,李世民一手扶額,一手放在身後,握着那份摺子,離開了甘露殿。
只留下還在爭執的兩人,以及,勸架的房玄齡。
……
李世民回到後宮,第一時間來到了長孫皇后住的宮殿,疲憊的躺在床上,低聲說道:
「觀音婢,莫非,朕真的錯了?」
「自朕登基以來,天災不絕,難道真的是因為玄武門……」
「這是老天在懲罰朕?」
李世民是高傲的,從不會去主動提及自己曾經做過的那件事情。
但如今,這一場蝗災,以及這些年的天災,動搖了李世民的心。